2006年4月,俄罗斯仅存的一颗侦察卫星突然从轨道上脱落焚毁。虽然俄军方后来紧急发射了一颗替代卫星,但俄罗斯在5天时间中出现了“侦察空白”。6月2日,俄联邦政府军事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普季林上将就宣布,将重点采购新型侦察卫星。
制造卫星只是侦察卫星庞大开支中的一项。2003年俄罗斯撤回驻越南金兰湾海军基地和古巴监听站。当时俄军方高官表示,古巴监听站“不包括人员维持费,每年监听站的租金就高达2亿美元,用这些钱我们可以购买并发射好几颗侦察卫星,或者购买100部雷达”。
而中国周边的最新动向是,韩国为了加强自主监视能力,决定将军事专用侦察卫星列入中长期计划中,并逐步将其转化为战斗力。
韩国军方目前通过多功能实用卫星“阿里郎3”监视朝鲜的核试验场、火箭发射场等核心设施。但“阿里郎3”并非军事专用卫星,拍摄周期长,分辨率为0.7米级。
韩国总统朴槿惠曾在大选时承诺,为了加强对朝监视能力,将确保军事专用卫星和无人侦察机等所需的能力。另一方面,韩国军方也要求拥有早期预警卫星,在太空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探测朝鲜导弹,仅这项预算就在280亿到400亿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