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报道称,围绕中国军舰的行动,中日防卫当局于2012年夏季通过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曾就“中方舰艇经过日本近海海峡时需向日方提前通报”达成一致。2012年4月和6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通过大隅海峡时,中方曾以传真的方式向日本驻华大使馆进行过通报。
中日《危机管理机制协议》规定,当日本自卫队与中国海军军舰及飞机接近时,双方有义务实行无线信道频率共享,并统一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中日双方还就紧急时刻设立中方军队高官和自卫队高官紧急联络军事热线达成一致。同时,日本防相还希望在2012年内实现访华,就相关签署相关协议进行调整。不过,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实施后,中日双方关系出现对立,中方公务船接连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巡航。两国紧张的关系也给双方相关“危机管理机制协议”的签署事宜蒙上了阴影。
此外,大隅海峡虽位于日本12海里领海内,但国际将其定为“国际海峡”,各国船舶可以经此同行;宫古海峡被认为是标准意义上的公海。因此,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军舰通过冲绳-宫古水道南下与钓鱼岛“并无直接关系”(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语),但《产经新闻》则认为,中方此次“无视”双方此前曾达成的“事先通报”协定,很可能是对日方钓鱼岛“国有化”方针的一种军事层面对抗措施。(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