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张大千先生花钱如流水且爱好收藏石涛及各家古画,缺钱就自己仿古画充正品卖予藏家,卖得钱继续收藏真品。据传到现在各博物馆所藏石涛画作也有一半是张大千所伪造。因为年少时的不光彩,齐白石对其避而不见,傅雷也称其“江湖义气,可慨可憎”。
因不可言说之缘由,他退隐,蜀居,青城山。在不惑之年,他决心去大漠深处传说中的敦煌一看,这一看,便是人生新阶段,“一头青丝进敦煌,须发染霜回蜀地”。敦煌莫高窟在中学课本里与两个人的名字息息相连,一个是莫高窟的罪人,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带帮手粉刷壁画,将文物糟践卖予外国人——王圆箓道士;一个是莫高窟的功臣,带着满腔热情勤勉认真,垫脚临上壁,卧趴摹底面,邀好友研究莫高窟洞史,自己则用心重现所谓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张大千先生。
徐悲鸿称先生为“五百年来第一人”,而先生也只是个凡人,在知天命的年岁仓皇出国,旅居他乡。他身上总携着两枚印章以自嘲,一枚为“别时容易”,另一枚则为“一生江海客”。
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一个情商极高之人,人脉关系非常人能所及,在国外他时常办展,卖画,直到卢浮宫展出了他的画。当时在东画厅展出的是“张大千绘画展”,西画厅则展出的是“马蒂斯遗作展”,这也可谓是东西文化的一次“PK”,且不说谁胜了谁,只能说当时将一个东方人的名字放在了野兽派鼻祖马蒂斯的旁边,令这个东方人迅速蹿红。后先生与抽象派大师毕加索交好。
“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可无归国计,梦中满意说乡关。”先生挥毫蘸泪写下了这些诗句,他的旅途早已有数十个万里,何时是归程?皇天不负有心人,落叶须归根,人走了一圈必然要回到最初的地方。先生近耄耋之年,终返程踏上故土,不过未到梦中青城,而是抵达台湾,后受邀开始创作绝世之作《庐山图》。在此之前他的眼睛已昏花,画画也一改往日精细工笔画法,开始了泼墨加细节处理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