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亚努科维奇终究做出了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拒绝加入欧盟。不能说一个选择是错误的,那么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他选择加入欧盟,他会死得更惨。两条路都是危机重重,他选择了一条不会死于非命的一条路,但这条路可能会结束他的政治生命。
二、两条不归路
由于乌克兰与独联体国家的特殊性,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国家。这种特殊性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例如:莫斯科有一家大型机械厂,生产成套设备。而制造成套设备的各种零件,需要从乌克兰生产。而乌克兰所生产的零件仅仅适合于GOST标准(全苏国家标准),所以也只有俄罗斯需要买他们的产品,除了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国家,谁也不会买他的产品。作为俄罗斯,只能从乌克兰进口,作为乌克兰,只能出口给俄罗斯,这是一种惯性,但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当然要改变这种惯性。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对双方的依赖性。俄罗斯很幸运,他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普京。
普京把工业分成三类,1.是一般的民用产品,2.能源(天然气为主),3.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命脉的高科技产品。
1.对于民用产品,俄罗斯向乌克兰打开自己的市场,加重乌克兰经济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
2.对于能源,这是俄罗斯手里的一跟大棒也随时是一根胡萝卜。乌克兰听话时,能源降价,不听话时,能源升价。
3.对于高科技产品,一方面俄罗斯尽量使其能国产化,另一方面即使在产品能国产化后,也继续从乌克兰进口,以达到让乌克兰继续依靠俄罗斯市场的目的。当然,在俄罗斯能国产化后,也就有了压价的资本。
乌克兰比较倒霉,没有普京一样有远见的政治强人。他的经济在努力摆脱俄罗斯市场,但是很遗憾,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延续的政策,国家的精力都消耗在内耗中。除了一些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产品的标准开始欧化以外,其他的要么早苟延残喘的等待着来自俄罗斯的订单,要么就眼巴巴的等着中国来撒钱,买自己的看家宝贝。
从今天的情况看,乌克兰的经济似乎是离开俄罗斯便是死路一条的处境了。如果铁心跟着俄罗斯走也不会有问题。问题在于在思想上,乌克兰早就跟着美国和欧盟走了。信息交流过于自由。各类信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而欧盟的信息战一直都比俄罗斯要厉害很多,这个我想不需要我多说了。
苏联刚解体时,东南部的人民基本都希望跟俄罗斯走,西北的乌克兰人民都想跟欧盟走。
但现在呢?普通民众和学生就不说了,基本都是希望加入欧盟的。他们幼稚的认为,欧盟,特别是德国会给他们钱,给他们免签证。
目前愿意亲俄的人,恐怕只有企业主了。企业主是跟着订单走的,订单就是一个工厂的方向,工厂和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力量。能从这个层面看待乌克兰政治问题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