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3月13日报道,当今世界武器市场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等级的直观反映,强者卖,弱者买。在传统规则之下也有例外,比如中国。2013年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经济体,却仍是武器购买大国之一。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悖论,毕竟中国的数量优势很难转化为质量优势。中国国防工业虽然已经能够生产相当多的武器,但在智能军事装备方面仍然不足。
世界五强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估算,2013年世界武器出口大国依次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销售额高达2230亿美元,占总额的91%。其他大国还有荷兰、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他们在一些地区(南美)和细分(轻小武器、坦克装甲车辆)武器市场上起着显著作用。
美国军火工业以每年超过5500亿美元的庞大支出控制着全球将近50%的武器市场。俄罗斯排名第二,去年的销售额为79亿美元,军工领域的投入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现在的投入也超过了俄罗斯,但是武器出口销售却少得可怜,而且相关产品主要源自苏联当年援助的武器样品,只是稍微进行了升级,特别是卡拉什尼科夫系列自动步枪和T-56、T-70坦克的老旧型号。中国武器的主要用户在非洲和中东地区,最近40-50年来那里局部冲突经常不断,实际上都是游击战,因此对上世纪的武器有着自然的需求。
现代武器市场虽然没有忘记“游击战武器”,现在却在进行第二阶段的技术革命。特别是在高精电子武器装备部队之后,对新型电子战设备和部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需求已经跃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