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任铁道部部长期间,王梦恕不止一次与他发生激烈交锋,甚至公开表示,刘志军作风霸道,建设铁路不注重“科学化”。2003年底,甘肃乌鞘岭隧道开工。作为当时最长的铁路隧道,原定工期是4年半,但刘志军要求28个月内贯通,众多专家敢怒不敢言。2004年10月,王梦恕让媒体记者扮成自己的学生前往调查。最终,媒体刊登了《争议“亚洲第一隧道”》的文章,引起重大反响。后来,铁道报的记者采访王梦恕,他直言道:“采访我干什么,我说的话你发得出来吗?”
刘志军被调查后,王梦恕反而不怎么批判他了。“他没倒台的时候,我批评很多;出问题了,我不能落井下石。在高铁发展方面,刘志军还是做了很多有用的事。第一条线路开通后,他敢坐到司机的位置上,一出问题他最先倒霉,所以施工单位也不敢乱来。后来搞不正之风被抓了,那是另外一回事。”
最后,他还不忘教训记者一句:“作为媒体,你们要客观看待这些。”
的确,客观,是一个发言者的尺度,也是听众应该秉持的标准。尤其是当今社会,各种利益纠葛其间,各种面目的代言乱花渐欲迷人眼,更需要单纯且直言的专家。如何断定一个人的发言是否存在私心,不但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以及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不但要看他现在做什么,也要看他过去做了什么、未来会做什么——而时间会给出最客观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