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经济方面的压力,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还来自哪些方面呢?杜剑锋说,美国的传媒长期带着有色眼镜。例如,不少好莱坞大片为了吸引中国市场,常常邀请中国明星参演,形象也都比较正面,但在美国国内播出的电视剧中,中国人的形象往往并不光彩。
杜剑锋:普通的美国人对美国之外的世界了解比较少,如果你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会发现不像中国,我们会有好几则新闻节目,里面有国际新闻这一块。美国晚间新闻节目除了美国之外的报道非常少。对于美国相对教育层次比较高,或者所谓的精英里,他们可能对中国或者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有一些了解,完全局限于新闻媒体上非常零星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影视作品通俗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所描绘的中国的形象,或者说从艺术创作中产生的这种中国形象和中国人的形象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百姓对于中国的认知。
其实,当下的中美已然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却为何仍有部分美国民众摆脱不了对中国的固有看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
郭宪钢:一个是中国的迅速崛起,要超过美国,一般美国民众心里上难以接受这个现状。第二个原因就是,与美国一些强硬派对华强硬派的这种恶意的宣传有关系,这些强硬派对中国维护自己主权的一些举措和行动,比如说东海识别区,比如说在钓鱼岛问题上维护主权,还有包括在南海岛礁上采取的维护主权的行为,美国的一些强硬派包括舆论媒体的报道都从负面进行报道,而且是歪曲的报道,这样对美国公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可能与今年的美国的中期选举也有关系,在中期选举间,美国两党为了在中期选举中获胜,也都要想拿中国来说事,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