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签苏-35战机协议
绍伊古本月6日被俄总统普京任命为国防部长,接替前任谢尔久科夫。绍伊古21日在俄中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召开前表示:“我们两国的合作(包括军事技术领域合作)越紧密,地区就越安宁。”
分析指出,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35战斗机、C-400防空导弹系统和计划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生产的军用运输机伊尔-76可能是绍伊古本次访华的重要议题。而在这次北京会议上有可能还将讨论新的合作项目。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和中国国防部已就苏-35新式战机供应合同的关键事项达成初步协议。几年来,中俄双方一直未能谈妥供应数量:俄方坚持出售48架,中方则只想要4架。如今双方确定对华供应24架。具体谈判可能会在绍伊古访华期间启动,合同将于一至两年内签署,并于2015年后供货。业内人士指出,交易金额将超过15亿美元。
根据报道,自2012年初以来已同中国签有至少两个大型合同(提供52架米-171直升机和140个AL-31F航空发动机),合同金额达13亿美元。此外,俄罗斯继续从俄空军现有的储备中向中国供应10架伊尔-76飞机。在出售给中国前为这些飞机进行了大修,到目前为止已经交付3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俄罗斯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表示,目前中俄双方的军事合作还有一定限度,首先,俄罗斯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毫无保留地卖给中国,中国能够买到的是那些比较先进的武器和技术。当然,中国也不能要求俄罗斯这么做。其次,俄罗斯卖给印度的装备和技术比卖给中国的种类更多、技术更先进。这一点,俄罗斯官方也是承认的。考虑到俄罗斯要在亚洲实施战略平衡,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还有就是现在俄罗斯国内部分学者担心俄的技术被中国拿到后中国会复制、“仿造”军事装备,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和俄罗斯竞争。
邢广程称,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对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当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但是也要注意吸收外国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在军事装备和技术的获取方面,总体而言中国并不处于有利的形势中,俄罗斯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军事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国家,所以中国肯定要和俄罗斯合作。是从长远来看,中俄合作是一个大方向,双方合作前景很广泛。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认为,目前可以说俄中军事技术合作新的高潮再次到来。早些时候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维亚切斯拉夫·济尔卡恩表示,中国继印度之后再次成为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第二大伙伴。据济尔卡恩说,2011年中国占俄罗斯武器出口总额的15%,接近1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