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产业:有产能,无产量
和很多技术的推广路线一样,复合材料最先开始应用在航空航天与军事领域,然后转向民用领域。
与发达国家相比,复合材料在我国航空航天与军事领域的使用量并不高。据悉,发达国家复合材料在部分军机上的用量早已超过50%,而我国军用战斗机上的最大用量尚不足10%;在民用方面,美国大型客机波音787上的复合材料用量也超过了50%,而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使用的复合材料仅占飞机结构重量的2%。
即便是如此少的用量,我国复合材料产业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我国的产能是有了,但产量还不能满足需求,高品质、高性能的纤维还是没有过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杜善义表示。
基础研究不足、关键技术未能实现突破,是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整体上与国外差距较大,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鲜有出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刘连元表示。
“我们需求的牵引往往大于科学推动,科学还没有成熟,技术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着急进入应用领域,容易引起一系列问题。”杜善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