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正在快速提升军力,但以美国和日本目前军力看,完全足够封锁“第一岛链”。与海空一体战不同的是,OC没必要投入轰炸机等昂贵装备,不影响国家财政状况。如果OC比战争多持续四五年的话,中国就会进退两难。
如果中国使用渔船以尚未达到“有事”级别的方式“侵略”钓鱼岛的话,日本政府能否命令自卫队实施防卫出动就成了问题。如果日本开战,美国却没有介入,就无所谓发动OC了。所以,日本和美国应该团结起来,而且要明确表示双方正作为同盟国在进行战争准备。
文章称,“日本的防卫开支仅占GDP的1%,美国凭什么要投入近4%的国防预算保护日本”?诸如此类的议论在美国日益增多。日本在政治上有难处,但今后逐渐地增加防务费用非常重要。
文章还说,有人认为正走向经济一体化的中国和日本不可能发生战争。而1910年出版的书也有说英德不可能发生大战的,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爆发了。如果OC作为选项,或许就可以防止战争。
20世纪初的英国和德国,进出口比例占国家收入的四成至六成,德国还是英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和出口市场,以致当时英国的经济学者诺曼·英吉尔在其1910年出版的《巨大幻想》一书中预言:没有国家会愚蠢到在如此巨大的经济依存关系中开始战争。
但是仅仅4年后的1914年,英德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火。德国超过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化国家是在1890年后半期,但德国不满足于经济地位,大幅增加军费建设“大洋舰队”。忧虑不断增强的英国试图改善与法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结成对德包围圈。最终,英德两国在国民感情的恶化中走向战争。
美国海军大学助教、中国军事研究专家詹姆斯·福尔摩斯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观点。据《日本经济新闻》16日文章报道,福尔摩斯2012年8月曾表示,如果当时中日爆发战争,即使美国不介入日本自卫队也能获胜。而上月末他访问日本时则首先判断中日之间应该不会发生战争,然后从战力对比方面分析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在量上占优,而经过远洋训练的日本自卫队能力更强。如果开战,日本可利用西南诸岛阻止中国军队的进出。但中国军力在量上对日差距继续拉大,其军力最终还是要在质上发生对日的“逆转”,就像现在的台湾一样。为防止这一情况出现,日本应当加紧“自身努力”,多交几个“哥儿们”。不仅在日美之间,更要加大与亚洲各国的合作。
从这两个美国人的观点可以看出,这些世界霸权主义者内心充斥着冷战思维,总是蓄意把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和平崛起抹黑成“威胁”。他们越是巧妙,越合乎逻辑,就表明他们越是在挖空心思怂恿日本放弃和平主义道路对抗中国。同时,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安倍在修宪和扩军备战方面那么肆无忌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