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事观察 > 正文 >

“王杰班”大力践行“两不怕”精神

2014-06-07 15:36:0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工兵营地爆连五班,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生前所在班。1965年7月14日,王杰为保护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毅然扑向炸点,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

  在“小事做精细、大事做精彩”中诠释标准。“王杰班”战士始终以追求极致的精神、瞄着一流的劲头干工作抓落实。集合站队,他们总是动作迅速、步伐整齐、精神饱满;走在营区,总是两人成列、三人成行、军容严整;晚上就寝,总是衣物摆放有序、符合战备要求。为培养良好的军容军姿,他们反复观看三军仪仗队训练光盘,制作摆臂定位三角架、正步踢腿高度尺等辅助器材,每个队列动作力求精确到厘米、把握到分秒。他们注重按科学规律办事,按规章制度作业,通过把每个细节抓具体做到位,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出色完成。全军装甲兵正规化训练观摩中,“王杰班”把地形最复杂、炸点最密集的4号高地炮火显示任务“抢”到手。全班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削制竹签1.7万多根,在300多平方米的山上布设炸点2400多个、埋放炸药2000多公斤,保证了每个炸点精准显示。观摩结束后,军区领导特地接见了“王杰班”战士,夸赞他们“工程作业像绣花一样严谨细致”。aep老兵苑

  在“抬头就见土、埋头拼命干”中直面苦累。“王杰班”战士对“苦”有着自己的理解:苦要苦得值得、累要累得其所,在本职岗位摔打磨练,才是勇于面对艰苦的最好体现。这几年分到班里的新兵,刚开始也有怕苦怕累的,只要在班里呆一段时间,个个都成了意志坚强、不怕苦累的军中硬汉。战士江美南刚到班里时,一天训练下来哭了3次鼻子。通过反复学习王杰日记,他逐步认识到“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青年人要像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2007年底国防坑道施工,他扛着百十斤的水泥包,从山下到山顶每天往返30多趟,肩上磨破了好几层皮,手心打满了血泡,昔日的“小皇帝”变成了“小老虎”。一年夏天,“王杰班”为某载波站工事覆顶,战士们顶着烈日把300多度的沥青浇灌到工事表层,有的中暑了,醒来后擦把汗继续干;有的烫伤了,简单包扎一下接着上,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2008年师海上实兵演习,“王杰班”担负开辟通路任务,每人负重60多公斤,每次预演都要完成远距离奔袭、连续破障等一系列动作,个个累得直不起腰来。有人建议他们预演时“减减压”,正式演习再满负荷。但7次演练中,全班自始至终没给自己去重减负,以顽强的作风为主攻部队开辟了一条条胜利通路。aep老兵苑

  在“冲在最险处、抢在最难处”中历练坚强。“王杰班”战士整天跟地雷、炸药打交道,“左脚踩着艰苦,右脚踏着危险”。但他们觉得,环境越恶劣、任务越艰险,越能锻炼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战士程立民,在家时连鞭炮都不敢放,第一次实爆训练吓得浑身发抖。副班长姚金生带着他学要领、练胆量,经过一次次险难课目的锻炼,程立民的心理素质明显提高,被营里评为“实爆教练员”。“王杰班”战士把每次执行排除哑弹、爆破施工等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坚强意志的难得机遇。2002年6月,安徽泗县武术学校施工时,发现47枚侵华日军遗留的坦克炮弹,有的弹体已经开裂,火药清晰可见,随时都有爆炸可能。紧急时刻,正在驻地训练的“王杰班”5名战士火速赶到。他们凭着过人胆识,小心翼翼把炮弹抱到5里外的山脚下,全部安全销毁。“王杰班”先后2次参战,涌现出4位战斗英雄,7人次荣立战功。近10年来,15次参加团以上演习,4次参加国防和地方重大施工,3次抗洪抢险,39次成功排爆除险,在一次次生死考验面前都交出了出色答卷。aep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