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事观察 > 正文 >

“王杰班”大力践行“两不怕”精神

2014-06-07 15:36:0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工兵营地爆连五班,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生前所在班。1965年7月14日,王杰为保护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毅然扑向炸点,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

  用“三不伸手”校正价值追求。“王杰班”战士真诚信奉、身体力行老班长“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人生格言,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荣与辱、美与丑等问题,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他们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炫富”、“傍大款”、“啃老族”等不良现象,以及个别战士热衷看进口大片、过西方节日、读玄幻小说等倾向,认真开展讨论辨析,树立高尚的情趣与追求。《非诚勿扰》等电视征婚节目热播后,一些战士课余饭后谈论甚至模仿“非女”们的“拜金雷语”。“王杰班”及时开展“军人的非诚勿扰”大家谈,用“三不伸手”深刻内涵引导大家明辨是非界限、端正价值取向。传媒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士兵程景昊刚入伍时,觉得“与工兵锹打交道没出息”,向连队写了提前退伍申请。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中,班里开展“岗位·使命·理想”价值追求讨论,使他认清“小铁锹连着大使命”,坚定了建功军营的信心。小程服役期满,父亲为他联系了到南京电视台当编辑的工作,但他毅然选择继续留队。aep老兵苑

  唱“王杰的歌”弘扬优良传统。几十年来,每当班里来了新战友,他们坚持办好参观“王杰馆”第一件事,开好“畅谈学王杰打算”第一个班务会,读好《王杰日记故事选》第一本书,引导大家当好王杰传人。始终做到每天早中晚3次擦拭王杰雕像,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对老班长的情感;每周四晚上学习王杰日记,每月14日汇报学习王杰情况,深刻理解和感悟英模精神;每个战士精选王杰格言贴在床头、写在笔记本扉页,激励自己经常学习践行;老兵退伍时,都在王杰雕像前举行告别仪式,宣誓矢志不移走英雄道路。战士阮瑞豪是“王杰班”第一个“90后”,大学时是学校“追风乐队”的主唱,只知道歌星王杰,不知道还有个英雄王杰。在“两不怕”精神感召下,他实现了从崇拜歌星到崇拜英雄的转变,当兵第一年4次登上连队“训练龙虎榜”,第二年当了副班长。10年来,“王杰班”多次被军区和集团军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52人次被师以上表彰为优秀党团员和优秀士兵。aep老兵苑

  二、坚持用“两不怕”精神锤炼本领,争当军事素质过硬的打赢尖兵aep老兵苑

  “王杰班”战士紧贴使命任务、瞄准打赢需要,自觉刻苦训练,矢志精武强能,使“两不怕”精神在练兵场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用英模精神锻造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超级战士”。aep老兵苑

  坚持从难从严,靠“实打实”练就真功夫。“王杰班”战士经常说:“要想战时少流一滴血,平时就得多流一身汗。”每当新战友补入,老兵们就拿出王杰那把磨秃了的工兵锹,讲述当年老班长刻苦训练的感人故事,激励大家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他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寒冬腊月跳进齐腰深的冰河破障开路,盛夏酷暑顶着如火般的烈日练习战术,挖设雷坑专挑坚硬的坦克道,武装越野专选崎岖的山丘路,构筑掩体专拣荆棘的杂草地。由于长期摔打磨练,“王杰班”战士“茧最厚、疤最多、脸最黑、迷彩服最破”。董卫春刚分到班里时,专业技能比较弱,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到坦克路上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他终于练出了一身硬功夫,在军区比武中取得6个满分的优异成绩,被表彰为“最佳技术能手”。原班长申庆稳为备战集团军专业比武,反复练习捆炸药包,有8个手指被捆扎绳磨破。他说:“皮肉掉了可以再长,荣誉丢了哪里去找!”最终,他以总分超出第二名1倍的成绩夺得第一。近年来,“王杰班”先后有9人被军区、集团军树为“东线尖兵”、“爱军精武标兵”,16人被师评为“专业技术一级”。aep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