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事观察 > 正文 >

忠诚使命的学习型领导干部——南京军区某炮兵旅旅长丁来富

2014-06-07 15:35:1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主人公介绍:丁来富,男,汉族,安徽南陵人,1968年4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参谋、作训股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现任南京军区某炮兵旅旅长。

  四、“在主题主线上开花结果,学习才算有成果”——丁来富以良好的学风当好学习成果转化“明白人”。丁来富始终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上,使命任务延伸到哪里,学习成果就转化在哪里,不断付诸实践。他坚持向学习要创新力,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解决部队建设难题;向学习要战斗力,运用新知识新理念破解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难点问题,努力使学习在主题主线上“开花结果”。一是着眼提高训练效益创新“三个1/3”训练法。丁来富到任旅长后第一次组织分队干部共同课目训练,就发现有10多名政治、后勤专业的分队干部以“工作忙脱不开身”告假。他了解得知,分队军官共同课目训练参训率难落实是“老大难”,分队干部一方面要训练本专业,一方面要组织战士训练,还要负责管理教育,分身乏术是重要原因。“天天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连这点问题都统筹不好吗?”丁来富通过几天调查研究论证,与政委李作萌一碰头,“三个1/3”的训练模式应运而生:将所有分队军官区分为指挥、参谋、政工和后装4类分批集训,1/3脱产到教导队强化集训,1/3处理日常工作,1/3抓本专业训练。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兵种专业部队分队军官共同课目训练难落实的问题。之后,该旅首长机关的信息化装备训练也“拿来”这一模式:1/3集中学习训练,1/3处理日常事务,1/3检查指导部队。这一模式成功解决了机关干部的工训矛盾,提升了训练效益。二是着眼实战要求率先开展模拟化训练。丁来富当团长期间,团队信息化装备开始不断列装,新装备娇贵,摩托小时寿命受限,实装训练展开难,训练落实难。他站在时代前沿,深刻领会上级精神,进行创造性探索研究,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在军区炮兵部队率先建成一个模拟训练中心,全团主战装备100%实现模拟化训练。任旅长后,丁来富第一次检查分队复杂电磁环境训练,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发现,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根本没有多少复杂电磁的成份,官兵们因陋就简,草草走过场。“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打,兵就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练。必须建一个像样的复杂电磁环境训练场!”丁来富亲自联系军地科研院所和兄弟单位,先后派8批50多人次外出取经见学。专门派人到重庆某生产厂家,提出需求,量身定做了两套适合炮兵部队训练特点的模拟电磁干扰器。半年后,一个全面模拟多种强电磁环境的训练场正式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丁来富打破炮兵传统训练模式,创造性地提出炮兵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训练模式。他在旅里成立复杂电磁干扰小分队,与炮战分队展开多种模式的对抗训练,8个专业69种信息装备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训练。他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的《炮兵复杂电磁环境训练纲目与标准》,为炮兵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提供了规范。三是着眼战斗力生成改革炮兵传统作战指挥模式。丁来富走上旅长岗位不久,带领官兵参加上级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练。战斗打响后,炮兵开始发挥地面火力之神的威力,将敌重要目标实施覆盖。殊不知,一股袭扰之敌悄然摸到了他们处在目标区域不远的前沿观察所,观察所内的指挥人员险些当了俘虏。硝烟散去,丁来富坐立不安:传统炮兵通信和机动能力弱,战场透明度差,获取目标手段单一,指挥所需要靠前配置,和前沿观察所“捆”在一起观察炸点、修正诸元、实施指挥,但生存能力弱,容易受到打击。科技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这一“指观合一”的模式应该改写了!“怎么改啊?‘指观合一’是炮兵诞生以来的作战模式,指挥员不在观察所观察炸点、评估毁伤效果、修正火炮诸元,那怎么得了!”丁来富的想法一经公布,质疑声响成一片。政委李作萌私下为他打气:“你搞训练作战研究肚里有货,想好了就干!”丁来富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干开了。他跑科研院所和部队院校争取技术支持,泡在野外训练场反复试验。半年后,在该旅训练场上,炮兵传统的“炮观协同”模式被丁来富的“指观分离”模式所代替:多种信息化装备将战场纵深情况尽收眼底;指挥所从前沿观察所走到后方,营连长在指挥车上实施动态部署指挥;各要素可离散配置,火炮反应时间缩短,战场生存能力大增。这一训练模式的诞生,改写了炮兵训练的传统模式,很快产生了可喜的训练效益。年底,该旅全员全装演兵赣南某山地,全旅首次全程运用信息化装备、全程落实“指观分离”、全程运用态势指挥。阵地上,一声令下,百炮齐发,发发命中。AsN老兵苑

AsN老兵苑
AsN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