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仗是军人‘主学科’,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科”——丁来富以高度的使命职责意识当好学习“科代表”。 走近丁来富,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80多万字的读书学习笔记摞起来超过他的身高,数十本资料剪贴分门别类放在办公室内触手可及的地方,100多个G的学习资料装在移动硬盘内随身携带,平常乘坐的“1号车”成了他的“流动书屋”,全旅32名博士硕士都对他佩服有加。然而,更令官兵称道的是,丁旅长想的最多是打赢的事业,学的最多的是打仗的知识。在丁来富看来,军人讲学习,打仗是主课,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科”。一段时间,少数官兵认为整天操枪弄炮和学习军事科技没多大出息,自考报名出现重经济和金融、轻政治和军事的现象。丁来富结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授课辅导,引导官兵认同主流价值、学好“主要科目”,催生大家当兵尚武、练兵打仗的激情。在炮兵旅,传颂着他立学为使命、精武为打赢的三次“亮剑”:第一次“亮剑”:与年轻官兵竞技。2009年5月,刚上任的丁来富来到训练场检查训练情况,在炮兵计算专业训练现场,他发现,第一年度兵的训练热情普遍高涨,二年度以上士兵和士官、军官训练提不起精神来,有的跟班不跟训,跟训不真训。他一番了解后当即叫“停”:“我来和大家比一比,谁超过我就可以打申请不用练了!”现场一片哗然。官兵们望着眼前的这个小个子旅长,不服气的同时内心也为他捏着一把汗:计算射击诸元是炮兵计算专业的基本功,这些士官、军官训练热情不高,正是因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训练水平。作为一旅之长,就算水平再高,但主要特长毕竟不在这个方面,他能行吗?要是比输了怎么办?现场的作训科林参谋拿起习题册开始报题,一场擂台赛随即展开。一时间,口令声声,计算盘旋转如飞……几个回合下来,每一题都是丁来富第一个完成计算,而且次次都是满分。比试结束,现场的官兵久久没有闭上惊讶的嘴巴。他们也许不了解,丁来富这个20多年的老炮兵,当计算班班长时就掌握了史丰收的速算法,滚加滚减练到了每分钟32组,超出了正常人15组的一倍多。尽管如此,当了干部,甚至是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还时不时到训练场坚持训练,向专业尖子学习请教。他离开训练场时留下的一句话至今让官兵记忆犹新:“技术决定战术。学习训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第二次“亮剑”:与旅团长比试。2009年5月,军区组织旅团长集训,刚刚走上旅长岗位的丁来富位列其中。在众多的优秀旅团长中,丁来富开始并不引人注目,然而随着军事知识、谋略水平、指挥技能等方面一轮又一轮的考核比拼,这个个头偏矮、学历不高又不事张扬的新任旅长,开始让大家刮目相看了。集训接近尾声,一场旨在检验集训成果和个人综合素质的信息化知识的比拼拉开帷幕,150道题的庞大题量考得大家心虚冒汗。丁来富从容应考,一路过关斩将胜出,以总分96分的优异成绩名列第一。考场之外,擂台之下,大家都要他支招。他的话语朴实中透着哲理:学习就像种庄稼,耕耘与收获成正比;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总会看出来!第三次“亮剑”:率领常委炮班“出战”。2010年初春,皖东某山区春寒料峭,战车呼啸,火炮怒吼,南京军区团以上党委班子岗位练兵成果汇报演示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台上,将星闪耀,军委总部领导一线观摩指导;台下,硝烟漫卷,29个团以上党委班子同台展示。轮到该旅党委班子实装演示时,天不作美,风云突变,漫山遍野飘起了雨雾。丁来富和政委李作萌带领旅战炮“第一班”顶风冒雨上阵,严格按战术要求展开实弹射击。炮班长丁来富挥动旗子从容指挥,瞄准手、政委李作萌快速锁定目标,“咣、咣、咣”三声霹雳过后,三发全号装药的炮弹脱膛而出,雨雾中若隐若现的目标区域正中间瞬间开花。观礼台掌声爆起,将军起身鼓掌。在汇报演示期间,丁来富所带的常委炮班,先后发射36发炮弹,发发命中,无一脱靶。成绩的背后,是他奋斗的汗水。党委班子岗位练兵活动中,旅党委“一班人”认真落实“一学四练”,丁来富和政委李作萌带领“一班人”上车、上炮、上机、上训练场。作为“常委炮班”班长,丁来富加班加点、刻苦训练,认真学习知识、操作新装备、掌握新技能,对全旅所有主战装备、信息装备全部做到了战技术性能、操作程序、信息流程、战术运用“四个一口清”。凯旋返营后,丁来富以此教育激励官兵:古代求学讲究,板凳要坐十年冷,一朝成名天下扬。现代人,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地学习,就如同地壳在运动中集聚能量,一旦需要释放,引发的往往是“地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