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兰州,他又一次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这次是出差路过,顺便和家人团聚。
端起酒杯,妻子想说点什么,可看到他那双手,便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双手太粗糙了,手指因长期接触腐蚀物品变成了蜡黄色,手掌磨起厚厚的老茧,手腕上还有几道被划伤后留下的疤痕。
就是这双手,34载与“死神”搏击,累计销毁弹药3万多吨。
就是这双手,在黄土高原“耕耘”不止,开创了弹药销毁行业的一个又一个先例。
这双手的主人叫陈林,兰州军区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站副站长、全军弹药销毁专家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人称“西北拆弹王”。
“与‘阎王’搞比赛,我赢得不轻松”
“我是属猫的,有九条命。”陈林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记者感受到这位老拆弹兵身上的不寻常。
的确,戎马34载,天天与“死神”打交道,他身上有着太多九死一生的故事。
2004年深秋的一天,陈林带人集中销毁一批弹药,报废的弹药整整填满了3个大坑。点燃导火索引爆,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3个装坑只炸了两个,一个坑没炸,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谁去排险?”就在大家还在争抢的时候,陈林已跨出掩体,沿着山坡,猫着腰向50米外的炸点爬去……到了炸点,他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层,发现原来是导火索与雷管脱离了,雷管没有引爆。他长出一口气,重新把雷管接好,迅速跑回掩体点燃导火索……
谈起这件事,陈林对记者说:“最害怕的不是排险,而是有些险情让你猝不及防,不给你留丝毫考虑时间,慢一秒钟就会丢命。”
一次,战士刘林拆曳光弹时不小心顶燃了药柱,瞬间引燃了弹药箱里的其他火药。如果再引燃工间里的弹药,后果将不堪设想。陈林迅速将刘林推开,举起弹药箱飞速跑向工间外的隔离墙,刚把箱子扔到隔离墙外,只听见“轰”的一声,箱子被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