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父手中隔代接过总理职务的李显龙正是把钓鱼岛问题放在一个大的战略框架下来谈的,其潜台词就是中国处理与邻国海上争端的方式变化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对外战略、海洋战略的进取、扩张势头,可能暗藏着独霸南海甚或整个西太平洋的“野心”。
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误读。对于中国政府处理对日争端的方式变化,国际上的误读不外乎两种:一是中国借题发挥,要敲打日本,为“称霸”西太铺路;二是中国煽动民粹,意在转移国内视线、转嫁国内危机。这两种看法都极为偏激,既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战略中对领土和主权完整的珍视,也无视造成争端激化、历史问题反复重提的根源在于日本的主动挑衅和对“村山谈话”精神的毁弃。
领土问题就是领土问题,作扩大化的解读于事无补。曾几何时,在南海本风平浪静的情况下,美国突然在国际上大肆渲染南海问题的严重性,在南海地区搅起浑水,实际是为其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强化对华牵制制造借口和抓手。新加坡难道仍然看不清这个事实,要继续为一种错误战略倾向吹鼓?
李显龙说中国可能得到钓鱼岛,却会输掉国际声望和地位。恰恰相反,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有效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而是采取软弱可欺的对策,才真的可能失去民心、失去声望、失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