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拉指出,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从战略上削弱日本实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摧毁美日安保条约的可靠性;第二,破坏日本作为中国在东亚的战略竞争者的地位;第三,引爆中日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摧毁日本。
美国在钓鱼岛纠纷中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有可能使日本在制定对华战略时充满疑虑。而且,弱化美国对中国在政治与军事上对日本压制的反应,会促使日本寻找其他选择。这两种可能都对中国有利。战略地位降低后,日本将无法作为中国在东亚的同级竞争者发挥作用。中日两国军事差异是不对称的,通过美国军事力量的抵消和美日军事关系,日本弥补了其在军事力量上的不足。
不过,皮卡拉指出,中国通过军备竞赛拖垮日本,从经济、政治和战略上来讲都有很大争议。
他解决说,从经济上来讲,虽然日本经济增长率可能不及中国,但日本经济活力旺盛,而且在冲突爆发时不会像中国经济那样脆弱;从政治上来讲,日本被视为是东亚安全的负责任的参与者,其不但获得美国的全力支持,还获得了欧盟和北约的全力支持。相比之下,中国在亚洲只有朝鲜和巴基斯坦两个盟友;从战略上来讲,维持日本身为中国同级竞争者的地位,符合美国、欧盟级北约的利益。澳大利亚和印度似乎也有意加大美国为日本提供的整体战略砝码。
最后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中国是否确定认识日本会屈从于中国对东亚支配,或中国是否真能从战略上藐视日本?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日本的历史传统及其潜在的民族主义是否会屈从于中国的主导?其二,国际社会和美国是否会接受日本屈从于对中国的主导?
对于这两个问题,卡拉拉回答说,在第一个问题上,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民族特性和历史传统不会让日本这样做。在第二个问题上,面对日渐自信的中国,国际社会更愿意日本身为中国同级竞争者的地位。甚至可以断言,就连俄罗斯都会这样认为。
最后,皮卡拉得出结论称,中国无疑正在把日本拖进军备竞赛,但日本不会逃避。最终,中国会被国际社会在政治上和战略上孤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