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还指出,在日印中间的南海最近也是麻烦不断。中国新外长王毅首秀,便选择了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四国,足见南海问题的紧迫性。从长远来讲,中国终归成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洋国家”,而南海是勾连两洋的咽喉要道,菲律宾和越南成为中国在南海的“瓶颈”。
主权国家观念被西方殖民者引入亚洲之后便成为地区秩序裂变的催化剂,民族主义情绪更是将领土纷争变得不可妥协。在绝对主权观念之下,领海的纷争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困局。从黄岩岛到仁爱礁,南海地区的历史边界、法理边界与实控边界交叠在一起。如果先理清边界,再重建秩序,或许百年都不够。南海地区面临的问题还是一个由破碎地缘政治结构与制度缺失造成治理难题。
文章说,从朝鲜半岛到印度这一由陆向海的边缘地带分属不同的地缘政治系统,从而使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着一个破碎的地缘政治环境,区域性的安全秩序缺失。
冷战期间,美国虽然想建立亚洲版的北约,但未能如愿,只是通过不同的多边或双边军事同盟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轴心的联盟体系,美国的盟友之间未必是朋友,如日韩。换言之,在欧亚大陆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区域一直处于破碎之中,美国也没有整合的能力与意愿,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就是崛起的中国海权面对的是一个如蛛网一样的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