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拭去蒙住视线的泪水,记录着周总理的讲话。他讲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了已有两万多名解放军,一万多名地方工作队、医疗队前来支援等情况后,号召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开过群众会,周总理向白家寨村里走去。村里已经没有路,到处是碎砖乱瓦,到处是横三竖四的檩梁,不时还有条条地裂。周总理却置脚下于不顾,看了一家又一家,走了一条胡同又一条胡同……在一个胡同口,周总理见到老党员王老齐,问他多大年岁了,嘱咐他一定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和灾害作斗争。当得知在地震中老人失去了儿子、儿媳时,周总理的双眸湿润了,闪着泪光,关切地安慰王老齐:“死了人都很难过,但是不要低头。在社会主义,天塌下来也不怕;有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王老齐连连点头,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了泪水……40多岁的妇女于小俊,见周总理走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周总理问:“你家里伤人没有?”
于小俊回答:“……孩子他爹砸伤了,还在窝棚里躺着。”
“治疗了没有?”周总理问。
“医疗队给看过了……孩子他爹性命难保。您看这怎么过啊!”对着亲人,她哭了。
“你不要发愁,”周总理安慰说,“你丈夫的伤,这里治不好去邢台,邢台治不好去石家庄。”周总理说着,往窝棚走去,要去看她丈夫。
于小俊擦一把眼泪,急忙拉住周总理:“棚子窄,孩子他爹迷糊着……”
周总理坚持走进窝棚,看望了于小俊的丈夫,为他拽了拽被角,嘱咐干部们要千方百计为他治好伤。
在路东,周总理见一口井,井口高低不平,一片泥泞。他走过去,站在井边,问:
“这是吃水井吗?”
“这是苦水井,不能吃。”党支部书记靳景印跟上来说。
“你们吃水怎么办?”
“到河边担水。”
“哦,你们吃水也困难。”周总理说,“要想办法打出甜水井,群众吃水要解决……”
慰问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我这个当时还年轻的人都感到有点累,周总理却毫无倦容,走进村头的帐篷,开座谈会。
帐篷里只有一张桌子,三条板凳,一个竹皮暖壶,几只农家用的粗瓷大碗。大家进来,周总理礼让地说:“同志们辛苦了,快坐!”
大家促膝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