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新闻焦点无疑在乌克兰。正当漫长的街头暴乱走向“胜利”,乌克兰局势似乎渐趋缓和之际,克里米亚的“独立”声浪与俄罗斯的突然行动一下子将俄乌两国拖到了战争边缘。加上美国政府此前对俄罗斯的警告,人们甚至担心这场危机会演变为美俄两国的正面“碰撞”。相比之下,无论是乌克兰变局后中乌国防工业合作的前景,还是中国空军多种新型战机的研制,或者陆军远程火力可能的变革,此刻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揭开克里米亚迷雾
目前,克里米亚局势还在快速发展中,许多消息难以证实甚至相互矛盾。笔者仅以掌握的资料和截至3月1日的新闻,简单回溯这次克里米亚危机,以及双方的力量对比和行动目标。
在2月底前,伴随着乌克兰陷入全国混乱,克里米亚半岛要求独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2月26日,普京命令西部和中部军区进行为期三天的战备水准突击检查。现在看来可以算是针对克里米亚的第一步行动。根据这一要求,西部军区的许多部队及黑海舰队开始进入战备状态,大批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被疏散到备用机场待命。
2月27日,一支约60人的不明武装占据了克里米亚议会大楼并升起俄罗斯国旗。由于没有发生交火,当时各方都判断这只是当地一支激进的民兵武装。与此同时,因为被解散而心怀不满的乌克兰“金雕”特种部队克里米亚共和国分队队员们在彼列科普地峡(进入克里米亚的最重要陆路方向)集结,设立检查站,阻止乌克兰武装力量进入半岛。
俄罗斯装甲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