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事观察 > 正文 >

专访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

2014-06-07 15:40:5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做客新华网,与网友谈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如何做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水下先锋。

  [赵忠生]比如说我们核潜艇在海上排除故障临危不惧,第一,我在场的艇员头脑要清楚,要让艇长报告,我这里发生故障了。第二个要封闭舱室,要把险情控制在范围之内。第三才排除故障。当故障向艇长报告了,艇长要胸怀大局,临危不惧,他要确保全艇正确的操作,包括其他艇员的安全。作为我们作为政委的,政委要迅速稳定全艇的情绪,要赶到现场去。要在现场给抢险的艇员提供服务,当然这种服务不仅仅是我在现场喊喊口号,实际上在大洋深处,遇到危险的时候,遇到险情的时候,领导的一两句吼声、提示、号召是具有提神、稳神的作用,是非常有效果的。所以说,像我们排除故障的时候,我们具体的艇员要头脑清楚、临危不乱。如果你这个故障点出现问题了,其他地方也乱了,那全艇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比如说全艇上百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具体岗位,核潜艇政委的战位在哪里呢?有些人说政委没有说具体的战位,虽然说政委没有岗位,但是全艇都是政委的战位,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是政委的战位。我们可能技术上不能排除故障,也不能在第一线,但是我们可以给排除故障的艇员递递工具什么的,我们可以给他递一块毛巾,拿一杯水,给他们擦擦汗,这些工作在现场当中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说整个排险过程当中,怎么克服,在海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第一要有主心骨,艇长要临危不乱。第二要有政委稳神。第三要有现场这些具体的艇员按照规章制度,用娴熟的技能、操作方法去排除、去恢复。 zNA老兵苑

  [于洪伟]于班长有没有遇到过那些艰险的情况? zNA老兵苑

  [于洪伟]我记忆当中最深刻的一次,还是我们艇的通讯天线发生了故障。由于是在清晨,天还是蒙蒙亮,都看不清楚。因为在海上航行的时候,风浪比较大。我们通讯班的几个人,在我们王班长的带领下爬出了舰桥,在舰桥上面对通讯天线进行维修。事情听着很简单,但是我们所经历的是那种大风大浪的环境。我们出艇是有制度,有安全措施。我们有那种锁绳,把我们和舰桥的扶手拴上之后,才敢出舰桥进行维修。因为风浪特别大,迎面可能会有水扑在你脸上,而且特别咸。我们王班长当时是四期了,年纪很大了,他给了我们很多的榜样,在抢修过程当中,很多人不同程度的受了伤。因为风浪大,风吹过来的时候,一不注意有掉下去了,那次让我终生难忘。 zNA老兵苑

  [主持人]我们知道其实在大洋的深处是没有白天和夜晚之分的,我听说我们的艇员在潜艇里面工作了90个昼夜,在这样的狭小空间里,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艇员们支撑下来的?zNA老兵苑

  [于洪伟]我们是“百人一杆枪、同操一艘艇”,每个人都不敢放松。这个跟平时的训练分不开,艇长在我们工作的时候,给我们递毛巾、递工具、递水,这个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也是争取完成每一项任务。zNA老兵苑

  [赵忠生]90个昼夜这个是核潜艇几十年发展过程当中,一次非常重要的重大任务,核潜艇研制建造出来,它的特点是隐秘性,它的特点是续航力,在深海大洋待的时间长。你只有艇的设备过硬才能待的长。第二,艇员的身体素质过硬,它才能待的长。所以说90昼夜长航,是我们核潜艇建造出来以后,通过这次任务检验我们自己制造的核潜艇,它的设备性能能不能符合这种使命任务的要求。通过这次任务的检验,我们的艇员能不能适应长期在深海大洋这种作战训练环境下,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当时确确实实,现在回想起来90昼夜长航,任务非常重大,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且那批艇员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水下90昼夜,你想想,如果把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放在一间屋子里,把门窗关了,与世隔绝,也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而且高噪音、高湿、高温、空气浑浊,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的艇员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经受了这种考验。zNA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