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笔者忍不住回李显龙几句,新加坡虽常年有海风吹拂,雨水洗涮,且车牌价格超级昂贵,但近年来被相邻工业区烟雾熏得全民逃进室内的日子还是不少。而在原水来源上,新加坡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将污水回收再处理后的所谓“新生水”,直接作为了自来水水源。
李显龙并不受中国欢迎
易位而处,要给新加坡的食水编出更刻薄恶毒的笑话,不是什么难事。李显龙这个官二代的冷笑话,颇有转移注意力的嫌疑。
话归正题,总之,观察李显龙此次访美的言行,尤其是和周边国家的准中立立场相比,完全可以说新加坡对中国积怨深重。
从表面来看,中新间现在并不存在任何可见的明显矛盾或冲突,不仅如此,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正处于历史最高点。如果将香港转口部分考虑在内,中国已是新加坡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其重要的顺差来源。
两国间的相互投资也相当可观,大量中国公司都将新加坡作为海外经营的重要据点,中国游客数量更是连年大幅增长,新加坡还从中国吸收到了大量技术和投资移民,大大充足了本国的人力资源。总而言之,新加坡从中国获得的收益很不少,为什么要急不可耐的带头反华呢?
如此卖力为哪般
问题的核心不是中国的态度,而在于长期世袭控制着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在于不希望见到中国成为亚洲核心的李家父子。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李家对华的真 实态度就暴露过一次,只是因为中国迅速的扑灭了疫情,无人响应李家抵制中国的号召,才暂时放手。这次新加坡不过是故态重萌。
在历史上,人民行动党与“亲中国”的传统南洋华侨和左翼力量有长期的对抗,二者斗争的结果,是人民行动党以反共为借口,以残酷暴烈的手段对付反对者,为此 曾亲手暂停新加坡的中文教育。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从历史上看,人民行动党是一个非常记仇的家族性组织,这样的党自然会担心亲中国力量的报复。
所以,对于人民行动党来说,中国比整个东南亚都富强,绝不是好消息。
人民行动党执政以来,不仅一直刻意淡化华裔色彩,而且还迎合甚至帮助周边邻国执行排华政策,以求被接纳入东南亚地区主流,塑造新的国家认同。客观的说,当 年他们这么选择还算是形势所迫,但时间长了,政策形成了惯性,惯性与国家认同感古怪的混和起来,形成了一种对中国既有优越感又恐惧被再同化的复杂情绪。
作为这种情感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人民行动党自然希望现在的状况永远保持不变。于是,在邻国纷纷放弃反华立场后,当年跟风的新加坡倒是卖力亲美反华。
除此之外,中国的快速崛起导致了亚洲经济版 图的全面重组,对于新加坡本身也构成了重大的挑战。虽然新加坡有着相当不错的工业,但它的经济腹地主要还是东南亚。中国的高速发展正在迅速改变东亚的经济地理。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已经成为了多数东南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原有的跨国生产链发生了剧变,越来越多的东南亚企业与中国形成了直接的上下游关系。
无形之中,新加坡在东南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就受到了削弱。中国向高端产业的前进,越来越与新加坡的关键产业发生正面竞争。更要命的是,中国始终对于“马六 甲 困局”不满意,一直在寻找分流的可能性,无论是传闻中的克拉运河,还是已经开始运作的汉班托塔港,都在冲击新加坡的底牌——海运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