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书,立意就是“警惕崛起中的中国”,这本书基本充斥着中国威胁论。
中国崛起根本不会裆新加坡的路,李光耀的说法反而显出小国心态
如以下观点――中国是“中央王国”的意思,提醒各国不要忘了中国历史上对东南亚各国的主导,怀疑工业化强大的中国会不会象美国自1945年以来那样“善意”,明确表示新加坡不确定,还代表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说他们也不确定。
更坦言,亚洲很多中小国家很担忧中国会恢复昔日的帝国地位,担心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庸国。甚至拿中国和二战时信心爆棚的德日相比,说若与美国展开军备竞争就会失败。
书中还预测中国GDP将不可避免地超过美国,但创造力永远无法与美匹敌,因为中国文化不允许自由交流和思想竞争。言下之意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不会超越资本主义的美国。
不到半年,离休在家的李光耀再出手第二本书,但在这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可以发现李光耀对中国的看法有了很大的逆转。
这半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到李光耀得出截然不同的看法?笔者没有加入美国的菱镜计划,看不到李光耀的电脑信息,只能从国际环境来解释。2013年上半年,关于中美的大事一件接一件。
包括神十飞天,习奥会,美日军演,中俄军演,菱镜门事件,日本军国主义成主流,菲律宾射杀台湾渔民,中菲,中日领土争端有增无减,香格里拉会议举行等等。
做为一个老牌政治家(或政客),李光耀对世界的观察应有一定的力度,若说2月时看中国仍是雾里看花,那么8月时看的中国,就贴近真实了。
8月出版的这本书,概括起来有几点。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认为中国在崛起时,仍会把权力集中在中央。而且李光耀对此是肯定的。证明李光耀用了90年,终于看到中国只有目前的体制,才是中国崛起(我们叫复苏)的关键。
他认为中国会更加强盛,这一观点就是对中国现行体制最好的肯定。更表示中国的强盛给国际社会带来许多好处,例如中国企业的投资。而上述的观点,显然逆转了他自己在今年2月对中国未来的看法――不再视中国是威胁。
这一观点,假以时日,相信会影响东南亚各国在制定对中国,对美国的策略时,做出有利中国的选择。书中第二点,承认邓小平让中国保持韬光养晦的做法,十分“明智”,他认为,“中国人知道他们还需三四十年才赶得上世界其他强国。
他们的结论是,只要能维持现状,别惹怒现有强国,并跟所有国家做朋友,中国势必越来越强大。”
第三点,与近日引起热议的《中国若动荡,结局比苏联更惨》的观点一致,就是“中国一旦被卷入战争,就有可能会发生内乱、冲突和导致秩序紊乱,那它将再次陨落,而这次可能会沉沦很久。”做为90岁的高龄政治人物,李光耀说的是实在话。
当然,李光耀也不可能完全从原有思维中剥离,他同时还认为,“苏醒后的巨人”,外交政策会越来越强硬,故认为中国除了挑战美国在亚太的“老大”地位,扩大 影响力但不会欺负人外,同时也会显示力量。这种力量,笔者前日曾发帖《强硬,是中华民族血性的回归标志》做过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