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年四月份的时候,中国8艘执法船相继进入钓鱼岛12海里执法,曾有40多架中国军机出现在钓鱼岛海域周边空域,且中方军机中多半为战斗机,包括中国空军新型战机苏-27和苏-30。日本媒体分析称,中国军机是想通过不断的逼近,让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机飞行员形成疲劳。日本政府高官称:这是前所未闻的威胁。
中国首次出动40架战机为海监船只护航壮威,确实比较罕见。很显然,中国出动40架军机在钓鱼岛上空护航中国海监船的举动引起日本朝野地震,造成日本人心理非常大的冲击。中国海监船首次在行政执法中驱逐日本船只,事实上加强了对钓鱼岛的管控。一条明确的战略主线条已经清晰:武力已经纳入解决钓鱼岛的关键,并随时准备在钓鱼岛展开军事斗争。
中国现在在钓鱼岛问题上应该需要作为的是通过政治手段遏制日本嚣张气焰和多多逼人的态势,其次是等待时机通过军事力量快速收复钓鱼岛。政治上,中国可以和俄罗斯以及韩国在对日本主权争议上形成合力和默契,让日本在东亚政治格局中出于孤立状态,或者让日应顾不暇。中俄是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方面多次在涉及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给予了中国含蓄的声援,但中俄可以步子迈得更大。
据日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7日以“内阁总理大臣”之名自费献上了被称为“真榊”的供品,放弃前往参拜靖国神社。他表示,因为外交问题日渐紧张,此时参拜“不合时宜”。而在15日安倍的政策演说中,没有提到修改宪法、集体自卫权等问题。这些迹象表明,安倍迫于客观形势有可能从价值观外交转向现实主义外交。
安倍第二次上台执政以来,积极推行价值观外交,走遍中国周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在推销日本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展开“共同抑制中国向外扩张”的拉拢活动。
近日东盟峰会上,安倍原想与美国一道大干一场,在东盟国家的支持下迫使中国接受“行动准则”。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东盟多数国家接受中国主张,共鸣美日主张的唯有菲律宾。而菲总统与李克强总理面谈后,也表示愿意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说,日本陷入了相对孤立状态。
与自民党安倍同一派系的原法务大臣野泽太三曾向笔者谈到,安倍不是固执己见的人,看情况会采取现实主义外交。从上述发言看,安倍现在似乎处于向现实外交转变的节骨眼上。从日本媒体论调看,其原因可以列举以下三个反思:
一是安倍和日本主流过高地估计日本的力量,认为日本拿出经济援助这张牌就能够拉拢中国周边国家来对中国施加压力,进而能够迫使中国让步。但各国欢迎经济援助,却对牵制中国并不感兴趣。而且中国无视日本小动作外交,实际上搞后发制人,以王道方式缩小日本外交空间,使日本无可奈何。
二是中韩联手对日本施加压力。日本始终认为,尽管日韩之间有各种矛盾,但韩国面临来自朝鲜的威胁,决不会脱离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关系的框架。但如今,中韩两国就战争认识问题上结成“统一战线”,使日本感到很大压力。
三是比起日本来,美国更加重视中国。6月习奥会8小时会谈,很明显地说明美国更加重视中国。奥巴马不出席不久前结束的APEC会议和东盟会议有回避与中国领导人唱对台戏的可能,从而加深了日本知识界对《日美安保条约》的疑虑。
尽管如此,我们对安倍及其智囊对抗中国的意图要有充分的估计。安倍智囊之一的北冈伸一最近发表文章说,现在日本不存在当年走上军国主义的条件,而现在的中国却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日益露出苗头。
去年9月以来中国所采取的反制措施以及规模极大的军事演习给日本以重大冲击,使日本人比较普遍地怀疑中国是否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北冈的这种论调很有蒙蔽人的作用,中国不可等闲视之,必须加强说理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