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昨天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张德江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源潮当选中国国家副主席。今天国务院新总理也将决定。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换届推进得十分顺利,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国家最高政治层面的确定性。
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制度化是中国长期政治稳定的根,这一制度的逐步平稳建立,无论对于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还是对于中国历史,都是伟大的突破。它展示了中国改革的力量,改革的内生性智慧,也预示了改革未来的广度和深度。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大多数国家的确定性都显匮乏,来自中国最高层的确定性十分珍贵。习近平主席全面出任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形成巨大鼓舞。这是一次强有力的换届,它对中国应对内外复杂局面形成准确的契合,成为国家前进的可信保障。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已成中国全社会共识的最新支点,将中国国家政治的确定性向社会实践层面再推进一大步。中国社会处在空前开放的时代,变化在各个层面充分展现,具体的不确定性很多。中国面临大的确定性向基层不断深入,凝聚中国多元化时代新型团结的过程。
或许我们应当区分出中国大确定性和小确定性的不同。国家政治道路坚定不移,每一步具体改革将有越来越活跃的社会讨论。但方式方法的不同意见不是国家发展方向的再讨论,二者有着手段和价值的根本区别。一些人将小的不确定混淆成国家政治战略的不确定,一谈改革就要碰国家的根本。随着国家大确定性的强化和向全社会展开,这种情况将逐渐趋向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