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专家评论 > 正文 >

徐立凡:吸引民间投资,改革不刹车

2014-06-07 11:44:4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4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项目包括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

  4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项目包括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会议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在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许多人会习惯性地认为推出这80个项目旨在刺激经济增长。此前“定向降准”、核电项目投资的放开等举措,似乎也是侧证。这是过去长周期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思维惯性。其实,“定向降准”是为了建立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盘活存量资金,拓宽三农领域的融资渠道,与整个货币政策的松动没有关联;而核电项目的加码,直接效应是改善环境已难以负荷的能源结构,而不是以此来创造用投资带动增长的氛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要“零投资”,弱化唯GDP论不是不要GDP。其平衡点在于:投资所产生的增长效应是否会凸显过去的路径依赖,而淹没掉深化改革这一主调。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推出多少有利于增长的项目,政策意图都不是让改革刹车。

  向社会资本推出80个投资项目,是首次以投资体制改革的名义作出的新部署,而非以增长为名作出的新举动,这已然说明了政策意图何在。从80个开放的项目来看,其实并未超出以前放开的范畴。过去在“非公36条”、“新非公36条”中多有涉及,十八大以来的政策表述中也曾多次强调。如今再次作出部署,是因为尽管政策导向十分明确,但在具体落实中仍然屡屡遭遇困境。从管理部门到领域内的垄断利益既得者,缺乏打破“玻璃门”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资本的进入,多只在原则上认可,而少有实质推进。对社会资本的市场准入,不必要或变相的审批依然多如牛毛。

  因此,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是对投资体制改革的又一次重申,是对打破垄断格局和陈旧管理积习的又一次强调。当然,只是政策强调难以触动投资体制的核心,这在过去已多次被证明。要想松动已经固化的投资体制,进而激发经济活力,需要更加明晰的操作路线图。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