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中130毫米加农炮:中越炮战多次重创越军

2014-06-05 16:54:4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据统计,二战期间,由火炮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的60%,火炮由此成为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称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虽然空对地攻击能力不断强化,弹道导弹也...

  据统计,二战期间,由火炮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的60%,火炮由此成为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称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虽然空对地攻击能力不断强化,弹道导弹也已广泛使用,但火炮仍是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在中国陆军,炮兵是其中最大的兵种,火炮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使解放军对炮兵力量的建设从未停歇。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提及,那就是解放军空中力量相对薄弱,对地攻击能力不强,对陆军的火力支援有限,所以炮兵一直是解放军陆军最主要的火力支援和火力打击力量。仔细观察解放军现役炮兵队伍,有一款加农炮历经50多年的风云雄风依旧,并且在多场战争中扮演了出色的纵深打击能力,它就是59系列加农炮。
中130毫米加农炮:中越南疆炮战多次重创越军

  急需“炮王”强化纵深打击能力

  解放军以步兵起家,最初的武器多为轻武器,火炮很少,更不要说是自行火炮了。1949年取得内战胜利时,解放军拥有的火炮数量仍然有限,而且口径小、性能差、型号杂,口径有20多个、型号70多种,来自9个国家,当时口径最大、性能最好的是美制Ml型155毫米榴弹炮,全军只有35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解放军决定大力发展炮兵武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大量进口火炮.到1953年底解放军半数火炮已改为苏制火炮。1955年底,中国进口和接收的苏制火炮达1,1万门。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培养自己的火炮生产能力,并得到苏联“老大哥”的大力支持,在很短时间内便仿制出一系列大中口径的地面火炮,品种多为弹道弯曲的榴弹炮,而弹道平直、射程更远的加农炮则只有59式一款。

  在59式火炮的开发过程中,苏联一款名炮-M-46加农炮是主要设计蓝本。说到M-46,不能不提到当年纳粹德国克虏伯公司发展的K44加农炮。据俄罗斯《武器》杂志披露,在苏德战争末期,为克制如潮水般涌来的苏军坦克和重炮群,纳粹德军急切需要一种兼顾反坦克和野战双重功能的加农炮,克虏伯公司为此研制出了128毫米口径的K44加农炮,其采用54.8倍口径身管,全长达7.023米,战斗全重10.16吨,最大炮口初速达920米/秒,用于反坦克用途时可贯穿1 000米处23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而进行间接射击时发射28.3千克的高爆炮弹,最大射程达24千米。由于采用可360度旋转的炮架,炮架具有轮车结构,射击时车轮能从地面升起,再加上炮架装有四个驻锄,使得炮架在射击时极为稳定,这些优点深深影响了战后的苏联火炮设计师,并陆续运用到海军和陆军用加农炮的开发中。1947年开始,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今叶卡特琳堡)的苏联第9炮兵工厂全面量产M-46,配属给集团军所属炮兵师。该炮在1954年国际劳动节庆典上首次公开,用于取代过时的M-1931式122毫米火炮和100毫米BS-3野战/反坦克炮。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