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群英论见 > 历史评论 > 正文 >

中国近代史不只是晚清的悲哀

2014-06-05 17:21:4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帝制王朝,它的一夜崩溃不知欢喜几多人。跟中国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大清也注定经历它的繁荣富强到灭亡不存,只是在周而复始恒定不变的规律中...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帝制王朝,它的一夜崩溃不知欢喜几多人。跟中国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大清也注定经历它的繁荣富强到灭亡不存,只是在周而复始恒定不变的规律中,清政府晚期的衰败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革命力量的颠覆,更在帝国主义侵犯中苟延残喘。中国没有一个朝代像晚清那样受到内外夹击而没落,继由没落走向它的命运终点。大清也许有恨于自己的生不逢时,哪怕建立在十二三世纪不至于惨遭帝国主义的船坚利器挨打。但是历史终究成为历史,即使把清朝跟唐朝的时代互换,清朝依旧会因为本身的腐败没落问题而不可避免地走到它的尽头,大清高傲不可一世的头颅总会湮灭在血泊中。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始于1840年, 截止于1919年,史界如此划分乃是根据整个宏观的史实意义。鸦片战争在1840年打响,那是整个中华民族即将进入暗无天日的前兆。面对外国列强的洋船洋枪洋炮,清政府畏缩惧怕且派兵应付更且以妥协求和为终的场面屡屡上演,越是畏战妥协洋人越是得寸进尺,扮演侵略者角色开始由单一的大英帝国迅速发展为法、俄、日、美、德、意、奥八国,而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也要从中趁火打劫分一杯羹。以强欺弱的结局不是使清政府发愤图强起来反击侵略者,而是强盗腰包变得更鼓,枪支越往清政府对准,清政府从此丧失大清帝国的威风甘愿沦为帝国主义者的走狗奴隶,用鲜血换来江山的八旗祖先若底下有知也定死不瞑目,昔日康乾盛世的辉煌现今只供英法帝国嘲笑讽刺。

  是什么让国界面积大于侵略者几十甚百倍的清朝屈服心甘情愿作它国的奴隶?有人说是清朝器不如人,人家船坚利炮敌不过;后来又有人深刻分析说是制度不如人,人家君主立宪制比封建君主制民主;还有人作了更进一步研究说思想文化不如人,人家国内的科学与民主、自由与平等值得学习。这些观点都没说错,闭关锁国的晚清终于因为鸦片贸易的争端尝试到西方火炮的猛烈威力,让国内有识之士呼吁睁眼看世界,于是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洋务派头开始积极制造洋枪洋炮洋船。洋务派的局限性是来自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阻挠,加上动荡的晚清各类赔款于帝国主义者致使财政上的空虚,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之梦注定要破产。梁启超康有为的维新派开始把视线注重到制度的改革上,也可惜清朝保守派的势力要在光绪帝之上,无可奈何六君子抛头颅洒下热血以誓变革之志坚。

  器具、制度、思想的落后毋容置疑是清朝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但是直接面对洋鬼子的船坚利炮所采取的一度不变避战妥协、畏战退缩的态度才是更为关键的原因。面对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军的几度逼迫,清政府肯下大力气坚定决心剿灭,而对帝国主义者却截然相反。要知道天平天国军力高达几十万,一支侵华洋鬼子的兵力更多时候不及万数。若论武器的先进惧怕洋鬼子,清政府也真没有魄力,我中华几万万人且鬼子远洋而来补给必定成一大问题,清政府却撤职正因硝烟得力而威望极高的林则徐,对于甲午战争采取消极避战而准备不足导致李鸿章的北洋舰队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收场,出现中法战争使法国“不胜而胜”的怪事。清政府沦为它国走狗是咎由自取的,腐败保守的清政府消极退缩的避战畏战态度决定它的奴隶命运,而最后遭国内辛亥革命力量的扼杀也是命中注定的悲剧。

  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宗旨,正是把矛头指向了腐败没落的满清政府。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晚清政府只顾自己的既得利益,只为保存自己的封建势力,牺牲中华广袤河山,加紧剥夺百姓利益,损害正常的贸易关系,无耻以卖国妥协,必然大大缩短了大清的死亡期。辛亥革命无情地革去了大清帝国的贱命,结束它卖国妥协的可耻行径。纵观晚清时期充斥着几乎是紫禁城对洋鬼子到来的闻风丧胆,没有穷则思变的魄力的清政府注定是悲剧的。晚清的灭亡并没有就此结束中国的悲哀,中华民族亡国亡种的危机却每况愈下,这又何曾不是晚清政府丢下来的烂摊子!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