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历史秘闻 > 正文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反坦克武器:德国发明反坦克枪

2014-06-05 16:29:4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对于第一批英国坦克的外部特征,想必读者已经十分熟悉,这里仅做一个基本的介绍--它是由两个巨大的斜菱形侧舷和一个正方形箱体拼接而成。侧舷上安装着绕其转动的履带……

  对于第一批英国坦克的外部特征,想必读者已经十分熟悉,这里仅做一个基本的介绍--它是由两个巨大的斜菱形侧舷和一个正方形箱体拼接而成。侧舷上安装着绕其转动的履带,箱体内容纳着乘员和发动机。火炮安装在突出于车体一侧的炮位上,其它武器安装在前后装甲板上。“雄性”(Male)坦克上装有2门发射6 lb重炮弹的老式海军炮,每个炮位上各装1门,同时还装有4挺霍奇基斯(Hotchkiss)或刘易斯(Lewis)机枪;“雌性”(Female)坦克上则仅装有6挺机枪。这两种坦克的最大时速为3.5mi(5.63 km),并且具有良好的越壕能力。但是在它们的悬挂装置上并没有设置弹簧,车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也没有隔音设备。按照今天的标准看,车内乘员舱的空间非常大,发动机直立于舱底的前半部,发动机后面安装着变速箱。乘员共有8名,其中有4名射手坐在炮位上;另外4名乘员中,1名车长坐在左前方,1名驾驶员与车长并排而坐,另外2名是变速箱操作手。变速箱操作手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的两侧,他们的任务是根据驾驶员发出的手势变换速度。

  坦克行进时,乘员舱内活似一座人间地狱。发动机很快即可使舱内温度升高到华氏90度(摄氏32.2度)以上,而里卡多(Rickardo)发动机以冒发浓烟而声名狼藉,它所排出的浓烟充满了舱室,浓烟中含有一种有害气体,其不仅对人眼有强烈刺激作用,而且能使人头痛发恽、喉咙红肿。舱内的噪音更是大得无法形容,不仅发动机光秃秃地直接暴露在外,而且变速箱内使用的全都是直齿轮,其所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嘎吱声、履带所发出的吭镗咔嗒声,和来自座舱底板、顶篷和侧壁的震动声响,汇成了一股持续不断、震耳欲聋的噪音,根本不可能通过话语进行交流。由于光线只能从舱口和观察缝内射入,因此舱内一片昏暗,乘员之间利用手势进行交流也十分困难。在一些战例中,坦克之所以不能乘胜前进、扩大战果,或者说之所以不能对前进的命令做出反应的原因,就是因为乘员已经被机器弄得精疲力竭、力不从心。

  在全车8名乘员中,只有车长和驾驶员2个人知道坦克目前的位置和行驶方向,驾驶员的视野通常仅限于从坦克到下一个障碍物之间几码(1yd=0.914m)远的距离。4名射手必须时刻盯着车外才能选定射击目标。如果车长需要调动某一门火炮向由他所选定的目标射击,那他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座位,下爬到炮位上亲自给射手指明目标。由于行驶速度缓慢,所以坦克可以在行进间进行射击--即使在车体前后起伏、左右摇摆的情况下,打出一发炮弹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发射时的声响以及发射后火药的气味,会使舱内本来就已经十分恶劣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这种坦克上并未安装强力通风设备,外界的新鲜空气只能凭自然流入车内。侧壁上的小门和顶部舱口都很小而且设计得很不合理,无论是爬进还是爬出坦克都很不容易。为要把一名伤员拖出车外,救护人员需费九牛二虎之力,而伤员本人也要挨很大折磨。车内既没有安装缓冲衬垫,也没有为乘员提供其它防护设备,当坦克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乘员们由于被甩到遍布舱内的棱角与突出物上而负轻伤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